首页 资讯 正文

「风物郑州」人民公园:闹市中的生态宝藏

体育正文 73 0

「风物郑州」人民公园:闹市中的生态宝藏

「风物郑州」人民公园:闹市中的生态宝藏

【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xìlièbàodào)

人民公园:闹市中的(de)生态宝藏

在(zài)郑州海量的公园里,人民公园是独特的存在,它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融入了郑州的历史(lìshǐ)、文化和传统,享有国家重点(zhòngdiǎn)公园、河南省五星级公园等殊荣。

如今,如诗如画的园林美景,对市民来说就在身边。而在历史上,绝大多数园林为(wèi)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或寺观园林,公共(gōnggòng)园林只在发达地区和城市(chéngshì)少量存在。

新(xīn)中国成立后,政府挖湖堆山、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改建或兴建了大批城市公园(gōngyuán),给人民群众提供游览、休憩的场所。人民公园就是(shì)在这样(zhèyàng)的背景下兴建而成,1952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建成开放的第一个公园。

目前,人民公园(gōngyuán)总面积(zǒngmiànjī)28.36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96公顷,绿地面积20.38公顷,绿化率90.5%。园内大树参天,湖光山色,亭台楼榭,曲径通幽(qūjìngtōngyōu),年均游客量达600万人次。

人民公园的(de)(de)(de)胡公祠、彭公祠两座(liǎngzuò)祠堂,是极具价值的文物瑰宝,均被列为(wèi)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南门内的胡公祠为宫殿式建筑,红墙碧瓦、飞檐翘角,匾额上书“功名不朽”。胡公祠的大门即公园的南门,两侧楹联上写(xiě)“百战奠山河革命勋勤昭国史,万人空道路中原(zhōngyuán)庙祀报元戎(yuánróng)”。胡公名景翼,民国十年左右为上将,任(rèn)河南督军(dūjūn),在反曹辊、吴佩孚的北京(běijīng)政变中,功勋卓著。1925年,胡景翼去世,年仅34岁。8年后,冯玉祥等人力主建其祠。1936年9月,占地23亩的胡公祠落成。西门内的彭公祠,又称五座凉亭,1925年10月落成,原为民国初期驻守郑州的彭象乾团长及其阵亡将士铭功之园,故称铭功园。还修筑了由市内通往彭公祠的道路,命名为铭功路。

人民公园一草一木都有深深(shēnshēn)的历史印迹和文化特色:青年路、青年湖为1955年、1956年团市委发动(fādòng)青年义务劳动修建。东门内的迎宾山以取自新密、巩义山中的大块奇形青石,吸取中岳嵩山及(jí)鸡公山造型而建,假山主峰高耸,中有瀑布倾泻(qīngxiè)而下,山洞、凉亭、植物巧妙配置,引人入胜,不少郑州人在此(cǐ)留下了童年记忆。

公园南门内,一株老国槐参天蔽日,枝叶密生,有着巨大球形树冠。郑州市政府(zhèngzhōushìzhèngfǔ)2018年12月颁发的“郑州市古树”牌子赫然立在(lìzài)树前,当年这株(zhèzhū)老国槐树龄(shùlíng)170年,为三级古树。这株修建胡公祠时移植而来的老国槐是公园的镇园之宝,也是郑州市的“明星”树,在几代园林人的精心管理下,一直(yìzh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法桐是郑州的市树,郑州最粗的市树生长于人民公园。在(zài)莲花池广场周围,36株高耸入云、冠大阴(guāndàyīn)浓、生机勃勃的法桐整齐排列(páiliè),为树边长椅上的人们送来阵阵阴凉,从空中俯瞰,形成一道巨大的绿廊,十分壮观。它们胸径均(jūn)在95厘米(límǐ)以上,最大的1株胸径119厘米,是目前郑州市最粗的市树。

这批法桐的种植史要追溯到(zhuīsùdào)70多年前。1951年,郑州市政府(zhèngzhōushìzhèngfǔ)做出了《关于开展治沙造林的决定》,时任副市长史隆甫年轻时曾留学法国,专攻土木建设,对法桐树情有独钟,认为法桐作为速生树种,能有效绿化和美化(měihuà)城市,而且深信法桐树适合在郑州大面积种植。为了(wèile)实现这一愿景,史隆甫前往上海考察,引进法桐树苗。1955年,人民公园首次种上了法桐,之后又进行补植补栽,总数达145株。至今生长旺盛(wàngshèng),苍劲挺拔,已(yǐ)被列入古树名(gǔshùmíng)木后备资源。

人民公园(gōngyuán)植物种类丰富,层次分明,园区木本植物品种280余种,是闹市(nàoshì)中的生态宝藏。牡丹园、竹园、樱花园、桃花苑、盆景园等专类园区各具特色,樱花、碧桃、牡丹已成为公园特色花灌木(huāguànmù)。

牡丹园位于公园(gōngyuán)西部,有牡丹、芍药128个品种10000余株。每年4月牡丹花开,色彩斑斓,雍容华贵。樱花是人民公园的(de)(de)标志性园林特色花木。每年4月中旬,樱花盛开时,芬芳馥郁,落英缤纷(luòyīngbīnfēn),樱花与同期开放的郁金香、桃花共同构成“三花争艳”的春日盛景。

绿地无界(jiè),美丽共享。近年来,公园先后实施拆围透绿,以“公园+”“儿童友好”“绿地共享”“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提升改造,新栽樱花和桃树近千株,营造(yíngzào)出“樱飞林郁(yīngfēilínyù),老幼共乐”的(de)公园新景。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民公园,这颗“绿色明珠”,是(shì)郑州人心中的美好所在(suǒzài)。

郑州日报记者 裴其娟 通讯员 吕靖 文 马健(mǎjiàn) 图

「风物郑州」人民公园:闹市中的生态宝藏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