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聚焦高质量发展|厦门思明:“带”动城市文明新图景

体育正文 276 0

聚焦高质量发展|厦门思明:“带”动城市文明新图景

聚焦高质量发展|厦门思明:“带”动城市文明新图景

  厦心团队可常规开展市面上所有类型ICD的植入。

  并非只有急性心梗才会(huì)导致猝死,肥厚型心肌病也是猝死原因之一。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过这个疾病,但它(tā)是青少年运动当中(dāngzhōng)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近期,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便(biàn)接诊了两名肥厚型心肌病(xīnjībìng)的青少年患者,最小的年仅9岁,在学校(xuéxiào)里跑步时突发心脏骤停,经及时采用心肺复苏和(hé)体外的除颤器而救回一条命。厦心医院心内科(xīnnèikē)主任医师蔡彬妮提醒,需警惕肥厚型心肌病,尤其要预防猝死风险。

  9岁男孩心跳暂停 所幸及时抢救转醒(zhuǎnxǐng)

  前不久,在某学校的操场上,上体育课的同学们正在热身跑步,9岁的龙龙(化名)在热身时突然倒在地上。赶往事发现场的学校工作人员(gōngzuòrényuán)发现孩子已经没有呼吸心跳,且(qiě)颈动脉搏动无触及,马上(mǎshàng)进行(jìnxíng)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运用学校的AED进行除颤,直到(zhídào)120急救车到来。

  随后(suíhòu),龙龙被送到了厦心医院。幸运的是,因为经过及时(jíshí)抢救,到达医院时,孩子已经转醒,意识清晰。

  确诊(quèzhěn)肥厚型心肌病 在孩子体内植入ICD

  经详细了解急救过程以及进一步检查后,厦心医院心内科(xīnnèikē)团队确诊龙龙为“肥厚型心肌病、心室颤动(xīnshìchàndòng)”,为防止(fángzhǐ)再次出现类似(lèisì)情况引发猝死,蔡彬妮医师建议为孩子植入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保护。

  家长一(yī)开始很是纠结,这么小(xiǎo)的孩子就要在体内植入一个设备,会不会影响生活?但再发心脏骤停的风险(fēngxiǎn)可能随时夺走孩子的生命,这种担忧时刻困扰着父母,经过慎重考虑,家长最终同意了手术。

  目前(mùqián)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有经静脉植入及全皮下两种(liǎngzhǒng),前者因除颤导线在血管及心脏内而面临更多(duō)的风险,尤其对于爱好运动(yùndòng)的儿童。经过权衡利弊,厦心团队为该患儿选择了全皮下ICD,有了这套系统后,龙龙日后的生活就有了“保护伞”,不再担忧日常运动中出事(chūshì)了。

  每200人中就(jiù)有1例 具有遗传倾向

  蔡彬妮介绍,肥厚型心肌(xīnjī)病是一类具有遗传倾向(qīngxiàng)的心肌病,60%以上是基因异常所导致的。由于基因异常导致心肌的肌小节出问题(wèntí),心脏会出现进行性(jìnxíngxìng)的增厚,肥厚的心肌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影响心脏、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部分(bùfèn)患者可能终身(zhōngshēn)无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等心衰症状,或在剧烈运动时突发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每(měi)200人中就有1例肥厚型心肌病(xīnjībìng)患者,按我国人口基数估算,潜在(qiánzài)患者群体可能超过70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可能出现恶性(èxìng)心律失常事件,青少年运动性猝死案例中,肥厚型心肌病占比约三分之一。

  ICD被视为“终极(zhōngjí)防线” 提供全天候持续监护

  针对高危人群,ICD被视为预防猝死的“终极防线”。这种装置原理与公共场所常见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相同(xiāngtóng),可理解为内置于人体的“智能AED”,当监测到室颤等致命性心律失常时,设备能在第一时间识别(shíbié)并释放(shìfàng)定向电击(diànjī),使心脏恢复有效收缩。

  ICD通过微创手术植入(zhírù)体内,可提供(tígōng)24小时全天候的(de)持续监护,是救治室颤心脏停搏患者的最有效的武器。“我们曾经遇到(yùdào)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肥厚型心肌病的男孩在植入ICD后(hòu),因上学迟到奔跑进教室,途中突然(tūrán)昏厥倒地,但很快转醒。调取ICD数据后发现,这名男孩发生心脏骤停后被ICD快速终止(zhōngzhǐ),整个过程有10余秒。类似情况发生了数次,体内植入的ICD一次次救了他的性命。”蔡彬妮告诉记者。

  整合(zhěnghé)多学科优势资源

  提供全程诊疗(zhěnliáo)服务

  为优化(yōuhuà)心肌肥厚患者的诊治(zhěnzhì),厦心(shàxīn)医院于2023年便组建了一支“肥厚型心肌病诊治”的多学科专家(zhuānjiā)团队,整合(zhěnghé)心内科、心外科、电生理等多学科优势资源,构建起从精准诊断到个体化治疗到疾病监控的科学化、精准化、全程化的诊疗服务,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构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

  据介绍,早在2002年成立之初,厦心医院便率先(shuàixiān)在全省开展ICD植入术,用于预防心脏(xīnzàng)性猝死。至今,厦心常规开展市面上所有类型ICD的植入。此外,针对梗阻(gěngzǔ)性肥厚型心肌病,依托雄厚的多学科(xuékē)实力,厦心医院常规开展化学消融、射频消融、丽文术式、外科室间隔切除术等多种手段,以(yǐ)解除梗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蔡彬妮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yīyuàn)心内科 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治工作20余年,尤其擅长起搏器(qǐbóqì)植入及(jí)管理(guǎnlǐ)。在福建省率先开展起搏器管理及生理性起搏,带领起搏团队在国内首批开展左束(zuǒshù)支起搏,并参与省内外希浦系统起搏的教学及推广工作,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发言。

  门诊时间:周二(zhōuèr)下午,周五上午,周三下午(起搏器门诊)。

(厦门晚报(wǎnbào)记者 匡惟 通讯员 刘云芳)

聚焦高质量发展|厦门思明:“带”动城市文明新图景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