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涨至500元?有商家一个月卖了300多份!最近杭州人都忙着买它
2元涨至500元?有商家一个月卖了300多份!最近杭州人都忙着买它
2元涨至500元?有商家一个月卖了300多份!最近杭州人都忙着买它潮新闻(xīnwén) 记者 金春华
新闻工作者们在杭州采访新质生产力(shēngchǎnlì)、科技创新等情况。记者 金春华 摄(shè)
“通过循迹溯源,切实感受到浙江(zhèjiāng)(zhèjiāng)生态建设的巨大变化。”“调研让我们(wǒmen)‘预’见了科技引领下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一直(yìzhí)想来看看,终于对良渚、对浙江的历史文化有了最直观认知。”“震撼,难忘!”……
5月26-30日,由中国记协主办(zhǔbàn)的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增强(zēngqiáng)“四力”教育实践浙江行活动,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以“勇当先行者、澎湃新动能”为主题。几天时间内(nèi),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zīshēn)新闻工作者,赴杭州、金华两市多个县(xiàn)(市、区)调研(diàoyán)采访,乘汽车、坐轮船、走山路,深入基层一线,行程(xíngchéng)近700公里。他们(tāmen)用手中的纸笔和镜头(jìngtóu),记录浙江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乡村全面振兴等多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果,学习和宣传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探索和实践。
循迹溯源,触摸浙江澎湃(pēngpài)动力
“在这里,我看到了(le)‘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yínshān)’理念(lǐniàn)的生动实践。”5月27日下午,乘船两个多小时、沿蜿蜒山路穿过重重(chóngchóng)林海,新闻工作者们来到了淳安县枫树林镇下姜村。面对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画卷,工人日报编辑雷宇翔感叹道。
新闻工作者们乘船(chéngchuán)两个多小时、沿蜿蜒山路穿过重重林海,到淳安县(chúnānxiàn)枫树林镇下姜村循迹溯源。记者 金春华 摄
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jīcéng)联系点。20多年(nián)来(lái),这个距离县城尚有近50公里的小山村,告别了(le)“脏乱差”,变身“绿富美”,并组建共同富裕联合体带动(dàidòng)更多村庄一起富,绘就出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24年,下姜村累计接待游客56.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72万元。
新闻工作者们循迹溯源,看下姜村第一口沼气池,了解村里环境(huánjìng)变化(biànhuà),调研(diàoyán)民宿、栀子花等产业发展情况,考察大下姜文旅厅等新项目,与村民聊收入、聊生活(shēnghuó)变化,深切感受到下姜村的巨大变化。“今天的下姜村,就像栀子花一样盛放,成为浙江乡村振兴一个缩影。”经济(jīngjì)参考报记者于典点赞道。
新闻工作者们在下姜村(jiāngcūn)调研采访。记者 金春华 摄
今年(jīnnián)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20年来,浙江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从实证(shízhèng)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遗址,到(dào)(dào)国内在海外演出场次最多、影响力最大(zuìdà)的地方戏院团(tuán)——中国婺剧院,再到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的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新闻工作者们深入体验了浙江文化的深厚积淀与蓬勃活力。
新闻工作者们在中国婺剧院(yuàn)调研采访传统文化出海情况。记者 金(jīn)春华 摄
良渚古城(gǔchéng)遗址,是我国第55处(chù)世界遗产。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工作。行走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新闻(xīnwén)工作者们亲手触摸历史脉搏,调研了解良渚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de)经验,也感受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震撼。
新闻工作者们在良渚古城遗址调研采访(cǎifǎng)。记者 金春华 摄
“浙江多地常年稳居热门打卡城市,不仅是‘浙’里‘有山’‘有水’,更重要(zhòngyào)(zhòngyào)的是‘有文化’——浙江为世界端上了多道(dào)‘文化+’、‘+文化’的大餐,道道惊艳,回味无穷。”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深度报道部副主任丁燕说,浙江用行动书写着(zhe)“何以文明(wénmíng)、何以中国”的省域答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深入基层,见证“八八战略”生动(shēngdòng)实践
一路走、一路看,新闻工作者们调研了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对外开放等多个课题,见证“八八战略”在浙江(zhèjiāng)的生动实践(shíjiàn)。
向(xiàng)后翻腾360度,双脚顺利落地,行云流水般完成一整套后空翻动作……26日,大家来到杭州高新区(滨江)展厅,纷纷为展示的宇树(yǔshù)科技机器人的神奇魅力所折服(zhéfú)。
创新,是新闻工作者们一直关注的焦点。浙江大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未来科技城城市展馆、零跑汽车金华(jīnhuá)智能制造基地(jīdì)……连日来,他们调研走访了多个企业、展馆,深入工厂车间,深切感受浙江科技创新和产业(chǎnyè)创新深度融合迸发出(bèngfāchū)澎湃动能。
新闻工作者们在零跑汽车金华智能制造(zhìzào)基地调研。记者 金春华 摄
“浙江(zhèjiāng)市场经济活力足、经营主体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快,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yōushì)上探索出一系列经验做法。”经济日报记者柳文说,“我们(wǒmen)将深入一线采访调研,报道创新浙江的精彩(jīngcǎi)故事,助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浙江篇。”
新闻工作者们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调研采访。记者 金(jīn)春华 摄
浙江(zhèjiāng)是开放大省。义乌,又是浙江对外开放一张金名片。新闻(xīnwén)工作者们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沉浸于扑面而来的(de)“国际范”,切身感受“买全球卖全球”的热闹劲儿。
福建日报记者刘必然深有感触:“这份刻入浙江基因的开放禀赋,让‘地瓜经济’的内涵在(zài)新(xīn)时代(shídài)更加生动、丰富、具体。‘深根固本’与‘藤蔓远伸’的辩证智慧,是浙江给我上的深刻一课。”
新闻工作者们调研淳安打造中国高端水业基地的创新之举,见证一瓶千岛湖水的“N种喝法(hēfǎ)”。记者 金(jīn)春华 摄
融合发展,也是新闻工作者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家调研淳安(chúnān)打造(dǎzào)中国高端水业基地的创新之举,见证(jiànzhèng)了一瓶千岛湖水的“N种喝法”;走进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guójì)牧场,体验当地如何融合智慧化养殖、打造IP形象、建设主题乐园等方式,探索新的发展之道。
“当下,各地都在争相(zhēngxiāng)挖掘自己的农文旅融合发展(fāzhǎn)特色。淳安、下姜村和‘熊猫猪猪两头乌’等不同探索,或能(néng)为其他地区提供不错的借鉴参考。”农民日报编辑郭涛说。
践行“四力”,共话(huà)新闻人使命担当
“新闻工作者有机会都应来浙江(zhèjiāng)、金华,一同将这里的红色新闻文化发扬光大。”在金华飘萍教育基地(jīdì)调研学习(xuéxí)时,几位编辑、记者感叹道。
中(zhōng)国近代新闻先驱邵飘萍,“记者之师”、中国(zhōngguó)新闻教育事业的(de)开拓者之一陈望道,爱国主义者、著名战地记者曹聚仁,“鼓舞了中俄两国军民抗战到底(dàodǐ)的决心”的女记者胡济邦……在我国新闻史上,金华诞生了诸多知名红色新闻人,全国罕见。
新闻工作者(gōngzuòzhě)们冒雨到金华飘萍教育基地调研学习。记者 金春华 摄
中央(zhōngyāng)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冀成海说:“飘萍教育基地布展很精致、很用心,把中国新闻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迹(shìjì)呈现了出来,让参观者在短时间(duǎnshíjiān)内能有集中了解,让新闻事业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我的(de)内心(nèixīn)久久不能平静。”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辑路滢月说,玻璃展柜中泛黄的报纸复印件,记录(jìlù)着那些以文字为刀剑、以生命燃星火的不屈(bùqū)灵魂。“这也正是教育基地的建设初衷——让飘萍精神跨越时空、焕发新的生机。”
当前,新一轮媒体变革浪潮涌起。浙江各级(gèjí)媒体也在不断探索,推进系统性变革。29日下午,新闻工作者们走进义乌融媒体中心和义乌国际传播(chuánbō)中心,来了个“同行面对面(miànduìmiàn)”。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zhōngxīn)自2019年成立以来,通过体制机制重构,构筑了“声、屏、报、网、端、微、抖”全媒体矩阵。义乌“一带一路(yīlù)”国际(guójì)传播中心于2023年底挂牌成立,已构建一整套国际传播体系(tǐxì),通过发挥好义乌高度(gāodù)国际化的商人、商品、商贸活动等资源优势,持续对外讲好义乌故事。
“调研参观义乌(yìwū)融媒体改革经验做法,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新疆伊犁融媒体中心新闻部副主任刘亚平曾(céng)调研了解过浙江县级融媒体改革经验。他点(tādiǎn)赞浙江媒体在进一步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断壮大主流舆论阵地进程中保持的敢于进取、敢于创新的劲头(jìntóu),“这也激励我们媒体同行相互砥砺(dǐlì)、相互学习,将融媒改革进行到底。”
走(zǒu)基层有多深入,收获就有多珍贵。
短短几天很快过去,新闻工作者们的(de)足迹深入浙江的乡村、城市、企业、市场、文化遗址、文化单位等,触摸绵延不息的历史文脉,感受潮涌风劲的创新活力,解译青山绿水(qīngshānlǜshuǐ)间的生态密码,领略开放(kāifàng)包容的自信姿态(zītài)。他们用一篇篇报道、一张(yīzhāng)张照片、一个个视频、一段段社交平台上的短文,向世界讲述精彩纷呈的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编辑记者老师们一直在采访、发稿。行程时不时被拉长,车上(chēshàng)、路上经常(jīngcháng)变成采访、讨论、赶稿的现场。这种敬业精神、高业务素养和水平,值得我们学习。”金华市记协(jìxié)倪远山说。
欢迎全国新闻工作者(gōngzuòzhě)们常来浙江!
潮新闻(xīnwén) 记者 金春华
新闻工作者们在杭州采访新质生产力(shēngchǎnlì)、科技创新等情况。记者 金春华 摄(shè)
“通过循迹溯源,切实感受到浙江(zhèjiāng)(zhèjiāng)生态建设的巨大变化。”“调研让我们(wǒmen)‘预’见了科技引领下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一直(yìzhí)想来看看,终于对良渚、对浙江的历史文化有了最直观认知。”“震撼,难忘!”……
5月26-30日,由中国记协主办(zhǔbàn)的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增强(zēngqiáng)“四力”教育实践浙江行活动,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以“勇当先行者、澎湃新动能”为主题。几天时间内(nèi),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zīshēn)新闻工作者,赴杭州、金华两市多个县(xiàn)(市、区)调研(diàoyán)采访,乘汽车、坐轮船、走山路,深入基层一线,行程(xíngchéng)近700公里。他们(tāmen)用手中的纸笔和镜头(jìngtóu),记录浙江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乡村全面振兴等多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果,学习和宣传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探索和实践。
循迹溯源,触摸浙江澎湃(pēngpài)动力
“在这里,我看到了(le)‘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yínshān)’理念(lǐniàn)的生动实践。”5月27日下午,乘船两个多小时、沿蜿蜒山路穿过重重(chóngchóng)林海,新闻工作者们来到了淳安县枫树林镇下姜村。面对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画卷,工人日报编辑雷宇翔感叹道。
新闻工作者们乘船(chéngchuán)两个多小时、沿蜿蜒山路穿过重重林海,到淳安县(chúnānxiàn)枫树林镇下姜村循迹溯源。记者 金春华 摄
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jīcéng)联系点。20多年(nián)来(lái),这个距离县城尚有近50公里的小山村,告别了(le)“脏乱差”,变身“绿富美”,并组建共同富裕联合体带动(dàidòng)更多村庄一起富,绘就出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24年,下姜村累计接待游客56.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72万元。
新闻工作者们循迹溯源,看下姜村第一口沼气池,了解村里环境(huánjìng)变化(biànhuà),调研(diàoyán)民宿、栀子花等产业发展情况,考察大下姜文旅厅等新项目,与村民聊收入、聊生活(shēnghuó)变化,深切感受到下姜村的巨大变化。“今天的下姜村,就像栀子花一样盛放,成为浙江乡村振兴一个缩影。”经济(jīngjì)参考报记者于典点赞道。
新闻工作者们在下姜村(jiāngcūn)调研采访。记者 金春华 摄
今年(jīnnián)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20年来,浙江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从实证(shízhèng)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遗址,到(dào)(dào)国内在海外演出场次最多、影响力最大(zuìdà)的地方戏院团(tuán)——中国婺剧院,再到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的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新闻工作者们深入体验了浙江文化的深厚积淀与蓬勃活力。
新闻工作者们在中国婺剧院(yuàn)调研采访传统文化出海情况。记者 金(jīn)春华 摄
良渚古城(gǔchéng)遗址,是我国第55处(chù)世界遗产。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工作。行走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新闻(xīnwén)工作者们亲手触摸历史脉搏,调研了解良渚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de)经验,也感受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震撼。
新闻工作者们在良渚古城遗址调研采访(cǎifǎng)。记者 金春华 摄
“浙江多地常年稳居热门打卡城市,不仅是‘浙’里‘有山’‘有水’,更重要(zhòngyào)(zhòngyào)的是‘有文化’——浙江为世界端上了多道(dào)‘文化+’、‘+文化’的大餐,道道惊艳,回味无穷。”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深度报道部副主任丁燕说,浙江用行动书写着(zhe)“何以文明(wénmíng)、何以中国”的省域答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深入基层,见证“八八战略”生动(shēngdòng)实践
一路走、一路看,新闻工作者们调研了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对外开放等多个课题,见证“八八战略”在浙江(zhèjiāng)的生动实践(shíjiàn)。
向(xiàng)后翻腾360度,双脚顺利落地,行云流水般完成一整套后空翻动作……26日,大家来到杭州高新区(滨江)展厅,纷纷为展示的宇树(yǔshù)科技机器人的神奇魅力所折服(zhéfú)。
创新,是新闻工作者们一直关注的焦点。浙江大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未来科技城城市展馆、零跑汽车金华(jīnhuá)智能制造基地(jīdì)……连日来,他们调研走访了多个企业、展馆,深入工厂车间,深切感受浙江科技创新和产业(chǎnyè)创新深度融合迸发出(bèngfāchū)澎湃动能。
新闻工作者们在零跑汽车金华智能制造(zhìzào)基地调研。记者 金春华 摄
“浙江(zhèjiāng)市场经济活力足、经营主体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快,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yōushì)上探索出一系列经验做法。”经济日报记者柳文说,“我们(wǒmen)将深入一线采访调研,报道创新浙江的精彩(jīngcǎi)故事,助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浙江篇。”
新闻工作者们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调研采访。记者 金(jīn)春华 摄
浙江(zhèjiāng)是开放大省。义乌,又是浙江对外开放一张金名片。新闻(xīnwén)工作者们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沉浸于扑面而来的(de)“国际范”,切身感受“买全球卖全球”的热闹劲儿。
福建日报记者刘必然深有感触:“这份刻入浙江基因的开放禀赋,让‘地瓜经济’的内涵在(zài)新(xīn)时代(shídài)更加生动、丰富、具体。‘深根固本’与‘藤蔓远伸’的辩证智慧,是浙江给我上的深刻一课。”
新闻工作者们调研淳安打造中国高端水业基地的创新之举,见证一瓶千岛湖水的“N种喝法(hēfǎ)”。记者 金(jīn)春华 摄
融合发展,也是新闻工作者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家调研淳安(chúnān)打造(dǎzào)中国高端水业基地的创新之举,见证(jiànzhèng)了一瓶千岛湖水的“N种喝法”;走进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guójì)牧场,体验当地如何融合智慧化养殖、打造IP形象、建设主题乐园等方式,探索新的发展之道。
“当下,各地都在争相(zhēngxiāng)挖掘自己的农文旅融合发展(fāzhǎn)特色。淳安、下姜村和‘熊猫猪猪两头乌’等不同探索,或能(néng)为其他地区提供不错的借鉴参考。”农民日报编辑郭涛说。
践行“四力”,共话(huà)新闻人使命担当
“新闻工作者有机会都应来浙江(zhèjiāng)、金华,一同将这里的红色新闻文化发扬光大。”在金华飘萍教育基地(jīdì)调研学习(xuéxí)时,几位编辑、记者感叹道。
中(zhōng)国近代新闻先驱邵飘萍,“记者之师”、中国(zhōngguó)新闻教育事业的(de)开拓者之一陈望道,爱国主义者、著名战地记者曹聚仁,“鼓舞了中俄两国军民抗战到底(dàodǐ)的决心”的女记者胡济邦……在我国新闻史上,金华诞生了诸多知名红色新闻人,全国罕见。
新闻工作者(gōngzuòzhě)们冒雨到金华飘萍教育基地调研学习。记者 金春华 摄
中央(zhōngyāng)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冀成海说:“飘萍教育基地布展很精致、很用心,把中国新闻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迹(shìjì)呈现了出来,让参观者在短时间(duǎnshíjiān)内能有集中了解,让新闻事业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我的(de)内心(nèixīn)久久不能平静。”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辑路滢月说,玻璃展柜中泛黄的报纸复印件,记录(jìlù)着那些以文字为刀剑、以生命燃星火的不屈(bùqū)灵魂。“这也正是教育基地的建设初衷——让飘萍精神跨越时空、焕发新的生机。”
当前,新一轮媒体变革浪潮涌起。浙江各级(gèjí)媒体也在不断探索,推进系统性变革。29日下午,新闻工作者们走进义乌融媒体中心和义乌国际传播(chuánbō)中心,来了个“同行面对面(miànduìmiàn)”。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zhōngxīn)自2019年成立以来,通过体制机制重构,构筑了“声、屏、报、网、端、微、抖”全媒体矩阵。义乌“一带一路(yīlù)”国际(guójì)传播中心于2023年底挂牌成立,已构建一整套国际传播体系(tǐxì),通过发挥好义乌高度(gāodù)国际化的商人、商品、商贸活动等资源优势,持续对外讲好义乌故事。
“调研参观义乌(yìwū)融媒体改革经验做法,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新疆伊犁融媒体中心新闻部副主任刘亚平曾(céng)调研了解过浙江县级融媒体改革经验。他点(tādiǎn)赞浙江媒体在进一步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断壮大主流舆论阵地进程中保持的敢于进取、敢于创新的劲头(jìntóu),“这也激励我们媒体同行相互砥砺(dǐlì)、相互学习,将融媒改革进行到底。”
走(zǒu)基层有多深入,收获就有多珍贵。
短短几天很快过去,新闻工作者们的(de)足迹深入浙江的乡村、城市、企业、市场、文化遗址、文化单位等,触摸绵延不息的历史文脉,感受潮涌风劲的创新活力,解译青山绿水(qīngshānlǜshuǐ)间的生态密码,领略开放(kāifàng)包容的自信姿态(zītài)。他们用一篇篇报道、一张(yīzhāng)张照片、一个个视频、一段段社交平台上的短文,向世界讲述精彩纷呈的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编辑记者老师们一直在采访、发稿。行程时不时被拉长,车上(chēshàng)、路上经常(jīngcháng)变成采访、讨论、赶稿的现场。这种敬业精神、高业务素养和水平,值得我们学习。”金华市记协(jìxié)倪远山说。
欢迎全国新闻工作者(gōngzuòzhě)们常来浙江!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